基本介紹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于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人杰地靈,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峽深谷,曾是 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杰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跡: 白帝城、 黃陵、 南津關等。他們同 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
三峽全長193公里(千米),兩岸 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 李白經過這里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笔拱椎鄢歉映雒。 三峽特產:美景、美人、美石,美景有:三峽自然風光、三峽人家、三峽大壩,美人:有王昭君;美石有:景觀奇石幻彩紅、三峽浪。
三峽美石(19張)
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我想它應該也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 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巖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在重慶 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 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边@里群峰競秀,氣勢 崢嶸,云霧繚繞,姿態萬千。
西陵峽
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 兵書寶劍峽、 牛肝馬肺峽、 崆嶺峽、 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兵書寶劍峽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巖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只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加之有民說,“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 鬼門關”。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 奇石騰空,巖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巖石屹立,形似《西游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陳運和《長江三峽》詩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猶如性格相似又各具特征的兄弟般 講述優美的神話傳說,新鮮 指點眾多的歷史古跡,耐看”。
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 小小三峽”。 
長江三峽不僅有已經建成的 葛洲壩,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工程— 三峽工程。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 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三峽水電站1992年獲得中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峽大壩旅游區是源于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國家旅游局評定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現擁有三峽展覽館、壇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及截流紀念園5個園區,總占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旅游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游客提供游覽、科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內外友人向往的旅游勝地。
三峽美景
巫山位于長江三峽庫區腹心,素有“萬峰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的地貌景觀,和“三峽明珠”、“渝東門戶”之稱。巫山旅游自1982年開發至今,已擁有國際旅行社1家,國內旅行社20家,星級賓館4家,豪華旅游船55艘,環保旅游船40艘,專用旅游車33輛,旅游從業人員3000人。通過多年的努力,小三峽景區先后獲得“全國旅游圣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重慶市最佳景區”、“巴蜀旅游業四十強”等殊榮。巫山,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旅游金礦。巫山,這古老而年輕的熱土,充滿了神奇與誘惑,勤勞樸實的巫山人民愿意同全國旅游同仁交朋友,精誠合作,熱忱歡迎中外賓朋走進新巫山、走進新三峽、走進小三峽。
秭歸山川優美,人杰地靈,集名人( 屈原)、名壩( 三峽大壩)、名峽( 西陵峽)、名湖( 高峽平湖)、名物(“中國臍橙之鄉”)于一體,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峽江文化于一爐,是湖北省首批優秀旅游縣,是 宜昌市旅游先進縣。秭歸旅游景點眾多,除了舉世聞名的西陵峽和三峽大壩以外,有全國最大的文物集中復建保護地——鳳凰山,有世界名勝——屈原祠,屈原誕生地——樂平里,有三峽地區最有影響的古建筑群落——新灘古民居,有居于中國四大瀆廟之首的江瀆廟,有三峽第一漂—— 九畹溪,三峽大壩后花園——四溪,三峽雪原——朱棋荒,有三峽地區最大危崖體景觀——鏈子巖,有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衛生城、國家首批園林縣城等殊榮的——秭歸縣城,有三峽庫區移民搬遷試范點——銀杏沱移民新村。
重慶市奉節縣地處長江三峽西首和庫區腹心,東臨三峽大壩,西靠重慶,南連 張家界,北接西安,是渝東、陜南、鄂西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幅員面積約為 4099 平方公里,總人口 100 萬,是長江三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和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所在地。
白帝城歷史悠久回味無窮,在奴隸社會時期,這一帶曾是巴、蜀兩國的領地,并于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 1016 年)建為夔子國。封建社會時期,無論是設縣、設州、設路,這里一直都保持著行政和軍事的顯赫地位。唐時設夔州府,轄 十九州縣。宋時置夔州路。奉節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 314 年)建為魚復縣,時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歷史。唐貞觀 23 年(公元 649 年),為旌表諸葛亮“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為奉節縣沿用至今。歷史上許多著名詩人李白、 杜甫、 蘇軾、 陸游、 劉禹錫等都在此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因此奉節又享有“詩城”的美譽。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長的天井峽地縫、世界級暗河龍橋河、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的長江三峽第一峽的 瞿塘峽,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勝白帝城、劉備托孤的 永安宮、諸葛亮的 八陣圖、瞿塘峽內的摩崖石刻、懸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觀,構成了分別以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為中心的兩大特色旅游區。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準備改線的 210 國道和渝巴高等級公路在縣境內縱橫交錯,并背靠 206 國道、 318 國道、縣內通車里程 6000 余公里;黃金水道長江橫貫縣境 43 公里,港口年貨物吞吐量 400 多萬噸,居重慶市第二位。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將兩大特色旅游區連貫成有機整體,可進入性很強?v有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天坑地縫世界奇,絕世景觀任君游。奉節這塊旅游熱土,隨著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落成,正以嶄新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寬松的環境,真誠歡迎海內外朋友及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研探險,我們將竭盡全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興山縣始建于公元260年,因“環邑皆山,縣治興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 
她位于三峽大壩庫區壩首,東臨 宜昌,西連巴東,南接 屈原故里,北枕 神農架。區位優勢獨特,水陸交通方便,209國道和宜秭省道貫通東西,修建中的滬蓉(北)穿境而過。
興山物華天寶,鐘靈毓秀,境內群峰競秀,萬木崢嶸 ,溪流縱橫,碧綠多姿。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游區、高嵐自然風景區、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古夫新縣城民俗生態旅游區和古洞口水上旅游區。
三峽人家 風景區,屬國家S級風景區,位于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 麗的西陵峽境內, 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 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它包括龍進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嶺、燈影洞、抗戰紀念館、石牌 古鎮、 楊家溪漂流等景區,其旅游內涵可以用“一二三四”來概括,即:一個館( 石牌抗戰紀念館),兩個特別項目(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和楊家溪軍事漂流項目),三個第一(三峽第一灣——明月灣、中華第一神牌—— 石令牌、長江第一石——燈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又分為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來,歷代文人騷客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歐陽修、 蘇轍、 黃庭堅,南宋陸游,清代 張之洞,還有現代大詩人 郭沫若等等。詩人們用他們的靈性之筆,或寫三峽人家,或寫櫓聲帆影,或寫蛤蟆 甘泉,或寫青山飛瀑,或寫 秀峰奇石……讀了這些詩篇,恍若身臨其境,飽覽了三峽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濃郁風情。[2]
 當地美食
到三峽游玩用餐多在船上,在五星級游輪上,川鄂美味應有盡有,但在船上用餐價格自然不會便宜。
三峽美食(13張)
想真正了解三峽的飲食,還是應該下了船,走到農家的集市前,坐下來吃些地方的特色小吃,包括用魚蝦和地方山珍做的菜,也有一些更樸實的菜品。
三峽的美食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很多還是“大有來頭”的歷史名菜呢:曹操曾大設蘿卜宴犒勞三軍將士、“張飛魚”的美麗故事千年流傳、昭君桃花魚至今仍是春季時節的傳統名菜……
一言概之,三峽美食既有川菜善于利用麻辣而不囿于麻辣的優點,又有鄂菜善于烹魚和蒸菜的特長,絕對是來三峽旅游不錯的享受。
游玩三峽最愜意的方式是乘坐游輪,飽覽江景,每到名勝登岸觀光,既免去了每日更換酒店的奔波之苦,又可享受每日不同的窗外景觀。
長江三峽風光集錦(19張)
游輪因為等級及艙位不同,軟硬件設施、價格也會有較大的差別。一些豪華游輪,如維多利亞系列、長江系列、國賓系列等,就像移動的水上豪華酒店,設施堪比星級賓館,舒適便捷,與在陸地生活無大差別,當然價格也是不菲,全程( 重慶—宜昌段,3天)價格在2—3千元(標準間中位價) ,包含餐及景點門票。普通游輪因艙位不同,設施、價格也相差也很大,而且不包含船上用餐。
特別提醒:游輪票價及航行時間因上水(逆流)、下水(順流)而有所差異,所以在同樣的區間,上水、下水船票價格與航行時間不同,是正常的情況。一般下水價格要高于上水價格,上水航行用時比下水航行用時要長1天左右(三峽段)。
三峽一景
游客來三峽旅游,可去沿線各市縣走走,那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很多,在其沿線重鎮之一宜昌,著名的西陵彩陶古樸文雅,巧奪天工;當地的文房四寶可與端硯、歙硯、宣紙、麻紙、湖筆等齊名;三峽石紋理組成的圖案像字、像畫,意境深遠,惟妙惟肖;此外,三峽柑橙、名酒、金頭蜈蚣等都是久負盛名的佳品。
沿途的購物場所除綜合性的大型百貨商場外,還有一些專門的工藝品商店出售當地的特色產品。
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
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
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
4.從宜昌逆流而上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
以往,長江三峽的豐水期是三峽旅游的旺季,此時游覽可盡情領略兩岸秀色,三峽只有此期間方可行船,枯水期會有一些地方因水淺不能行船而造成遺憾。但是在三峽大壩建成后,三峽段水位上漲100多米,在游覽三峽上,可以說不存在豐水、枯水之差,只不過一些低水位區的古跡和風景被淹沒,不能不說是些許的遺憾。
最適合旅游季節:春、秋。溫度比較適宜。
最不適合旅游季節:夏、冬。比較炎熱和陰冷。
天氣:三峽氣候潮濕多變,請帶上外套及雨具;船行駛時風大,請勿在船甲板上逗留時間過長,以免受寒感冒。
飲食:船上飲食不比岸上,可以自備食物,沒有吃完的零食請系緊放好;出門在外請少喝酒,以免耽誤游程。
住宿:城市大飯店林立,有各種星級,但船上住宿條件相對欠佳。
交通:江船平穩,無須過于擔心暈船,但可自備暈船藥,有備無患。
服飾:出外旅游宜穿寬松舒適的衣物,穿膠底鞋、布鞋方便安全,衣物不宜穿得過緊、不透風,鞋不宜穿皮鞋和塑料底鞋,以防滑跌。
游玩:有的景點需要下船游覽,包括豐都鬼城、 張飛廟、石寶寨、小三峽、白帝城、屈原祠、神龍溪、三峽工程大壩等(不同的游輪及上下水游覽的景點不盡相同)。每到一個景點,您需要聽船上廣播和導游的忠告,記住游船?康拇a頭和游船開航的時間,您必須在
 開航前返回游船, 三峽景點多為步行,請緊跟導游和團隊,不要離團,個人游覽最好結伴而行;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大景不放過,小景不留戀,拍照不用慌,先對身后望;未開發的景區,不宜隨便進入,以免迷失方向。
購物:普通游船上用餐很難令您滿意,而且價格很貴,所以購買一些食品(如:各種零食、酒類、礦泉水、方便食品等)上船是必要的,船上也有常用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出售,但種類少而且價格較貴。碼頭邊常有小販兜售貨物,請用零鈔購買所需物品,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煩。
安全:吸煙時請切記“一支香煙、能毀萬丈樓”,請熄滅煙蒂、不要亂扔煙頭;下船游覽景點時,請確認關好門窗后,方可離去;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下船時人多擁擠,請照看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以免丟失。
不要和陌生人搭訕,切忌和陌生人打牌。
外出旅游以防萬一,請帶創可貼,感冒藥、腸胃藥等。
若帶有小孩同行,請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小孩不宜單獨到船的邊緣及船甲板嬉戲玩耍,不宜在船上追逐打鬧。
船上不提供一次性用品,請自帶拖鞋、洗漱用品,夏季蚊蟲多,最好帶上風油精或花露水,防蚊蟲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