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風景名勝區、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華生態示范區――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淶水縣西北部,太行山北段,與北京市房山區接壤,距市中心僅100公里。 這里既分布著奇特的自然景觀,又遺留著古老的歷史文物,素有“世外桃源”之稱。野三坡以“雄、險、奇、幽”聞名遐邇,景區總面積600多平方公里,是集山水泉洞、林木花草、鳥獸魚蟲、文物名勝無所不包,無所不奇的綜合性自然美的整體。這里有酷似桂林山水的拒馬河風光、形如鬼斧神工的峽谷奇觀、幽深奇異的溶洞、神秘離奇的怪泉、謎底難解的金華山、尋根拜祖的棧道、廟宇,保存完好的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及興建的少數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觀,旅游資源獨具風采。到這里可以騎馬、滑沙、劃竹排、燃放煙花爆竹,舉行篝火晚會,品嘗烤全羊,還可以欣賞少數民族精彩的歌舞表演,并參與其中,返樸歸真,無限樂趣盡在“野三坡之旅”。
承德避暑山莊
位于承德市區北部,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山莊始建于1703年,前后歷時89年才全部竣工,占地564萬平方米,相當于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么大。她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在總體規劃布局和園林建筑設計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觀特點和有利條件,吸取唐、宋、明歷代造園的優秀傳統和江南園林的創作經驗,加以綜合、提高,把園林藝術與技術水準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典范。山莊的建筑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宮殿區位于山莊南部,包括“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已毀)四組建筑。正宮是宮殿區的主體建筑,包括9進院落,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誠”,是用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這是清朝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種隆重的大典也都在這里舉行。湖區雖然沒有頤和園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島錯落,湖面被長堤和洲島分割成5個湖,各湖之間又有橋相通,兩岸綠樹成蔭,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湖區的風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金山島的布局仿自江蘇鎮江金山。平原區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樹林。當年這里有萬樹園,園內建有不同規格的蒙古包二十幾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是皇帝的臨時宮殿,乾隆經常在此召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和外國使節。1994年12月,避暑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承德木蘭圍場
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位于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主要由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和紅松洼國家自然保護區等三大景區組成。這里位于內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的交匯地帶,地形結構和植被復雜。山地高原交相呼應;丘陵曼甸連綿起伏;河流湖泊星羅棋布;森林草原交錯相連。尤其是浩瀚的林海與大面積天然草原渾然一體,優美壯觀。盛夏,氣候清涼宜人,草原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隆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因此,這里被譽為“水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 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一處水草豐美,禽獸聚集的天然名苑!扒Ю锼闪帧痹沁|帝狩獵之地,同時它又是清代皇帝舉行“木蘭秋?A(獵)”之所。在距今300多年前,這里曾被清王朝皇室看中,辟為“木蘭圍場”。清朝前半葉,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來這里舉行以射獵和旅游為主要內容的“木蘭秋?A(獵)”,前后共舉行了百余次。1690年,這里還發生過舉世聞名的“烏蘭布通之戰”。這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給這優美的自然景觀賦于濃厚的歷史文化內含,為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如亮兵臺、將軍泡子、十二座聯營、塞北佛石廟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和故事也因此在民間流傳。

承德外八廟
在避暑山莊東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眾星捧月之勢環列著十二座色彩絢麗、金碧輝煌的大型寺廟。這些寺廟建筑雄偉,風格各異,是漢、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在這里可以感受西藏布達拉宮的氣勢,瀏覽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雄奇,領略山西五臺山殊像寺的風采,欣睹新疆伊犁固爾扎廟的身影,還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以觀世音菩薩。當年有八座寺廟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務處注冊,并在北京設有常駐的“辦事處”,又都坐落在古北口外,故統稱“外八廟”(即口外八廟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廟”便成為這十二座寺廟的代稱。1994年12日,“外八廟”和避暑山莊一起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外八廟”中,除溥仁寺、溥善寺建于康熙年間,其余十座寺廟均建于乾隆年間。清帝建立這些寺廟,是為了順應蒙、藏等少數民族信奉喇嘛教的習俗,“因其教而不易其俗”,通過“深仁厚澤”來“柔遠能邇”,以達到清王朝“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政治目的。外八廟中目前對游人開放的有:普寧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樂寺、安遠廟和普佑寺。其中普寧寺是我國北方著名的佛教活動場所,現有駐寺喇嘛75位,是您研習佛教文化的理想去處。普陀宗乘之廟仿西藏布達拉宮修建,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外八廟中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須彌福壽之廟又稱班禪行宮,是班禪額爾德尼六世來承德為乾隆皇帝祝壽的駐蹕之地。普樂寺又稱圓亭子,其主殿旭光閣,重檐圓頂,極似北京天壇祈年殿,內部供奉的“上樂王佛”俗稱“歡喜佛”,屬藏傳佛教的密宗范疇,較為罕見。
外八廟之普寧寺
普寧寺始建于1775年,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經過整體維修后,更具宗教藝術的魅力,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堪稱世界之最。
寺廟占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樓閣各類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即有金碧輝皇家寺廟的宏大規模,又是佛門圣地“曼陀羅佛國世界的中心”。